石以砥焉 化鈍為利--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初二年段挫折教育線上主題班會
困難與挫折是我們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一道坎,杭州靈隱寺內有這樣一副對聯:“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”。
我們的學生在成長的階段中,也會遇到諸多不如意之事,如在學習、人際交往、家庭等方面會感到很多困惑和壓力,并且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網課后,我們能感知到學生焦慮情緒的增長。為了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,培養他們內心的安全感,知道正確對待挫折可以磨煉自己的意志,能促使自己成熟和堅強,年段在學校德育處的策劃下組織開展了“挫折教育”的主題班會。
9班班主任鄭桂萍老師跟同學們介紹了挫折的含義: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,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而產生的障礙。心理學指個體有目的的行為受到阻礙而產生的緊張狀態與情緒反應。同時,結合實際情況,鄭老師圍繞人際交往、考試焦慮兩個方面講述了同學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困擾,但是,挫折是可以戰勝的,越過挫折,會讓我們更加強大。
隨后,老師們向同學們分享了兩個視頻,講述了人們在面對生活的重大挫折時,或許會失意、悲傷、甚至崩潰,但只要我們不放棄,去直面困難,不斷鞭策自己、鼓舞自己、加倍努力,我們終將戰勝挫折。
同學們對著屏幕認真聽老師的講述,也產生了諸多感悟:
“挫折”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,也是人生路上重要的一環,對挫折我們有很多理解,一種是你把它當作恐懼,困難,不愿去面對它,那么你就不會進步;另一種如果你把它當作一道道關卡努力破解,你就會進步。我們有無數種面對挫折的辦法,只要你肯去想你就有機會擊敗它。 ——初二9班 王紫函
這節課我知道了面對挫折我們可以迎難而上,尋找挫折的積極意義,也要有所行動做出改變,而不是沉浸在失望痛苦的壓抑情緒中。我覺得視頻里有句話說得很好:“我們登上并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,演出并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?!毕裎覀兝蠋熣f的:應該是由我們先去適應環境,環境不會為我們而改變!
——初二11黃羽菲
只有認識自己的不足,才能做出更大的努力;只有跌入谷底,才能獲取經驗慢慢爬起;只有遭遇挫折和失敗,才能讓人謙卑。 ——初二12班 陳一萱
回顧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,也正是經歷了千錘百煉,才收獲了如今美好的時代。正如《綠化樹》中一句話:“我把荊棘當做鋪滿鮮花的原野,人間便沒有什么能將我折磨?!?/span>
供稿:德育處
撰文:周斌、鄭桂萍、潘文婷、毛曉瑩、林哲靜
圖片:翔安校區初二年段
審稿:陳愛華